董奉草堂欢迎您!
网站首页
草堂概况
基地介绍
草堂风光
草堂图片
中医科普
中草药知识
中医药文化
杏林讲坛
视频中心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中医养生
草堂动态
专家采访
在线指南
在线地图
常见问题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中医养生
草堂动态
专家采访
热点内容
冬至养生因人而异注意误区
小寒节气养生牢记三个原则
古人的睡眠养生智慧
有阴虚症状 试试这三组金三角
中医养生治未病重在“四调”
膏方进补,莫入误区
中老年养生,要做到“四柔”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秋分养生
霜降之后咋养生?保暖养胃是关键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
中医急救十二“要穴”,正确按压可救急
血瘀体质有哪些特征?饮食起居该如何调理?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秋养生
立冬:注重“养藏” 顺时进补
不良情绪对健康影响巨大
中医防疫三原则: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已病防传
夏秋之际当心荨麻疹上身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养生
大雪节气如何防病养生?护头暖脚是关键
过度运动是养生大忌
中医养生
中老年养生,要做到“四柔”
日期:
2021年05月14日
点击:
943
进入中老年后,人生态度应逐步从激进转向从容,从豪放转向静和,从阳刚转向阴柔。若从养生角度来看,人到中老年柔则寿是个行之有效的一字秘诀。 性情要柔顺 孔子曰:仁者寿。老人应仁慈随和,凡事不强求,不过分,随便一点,想开一点。切莫大喜,大悲,大怒,过于激动与冲动,要柔顺,温和,随遇而安,豁达开朗,知足常乐。 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老人心理和生理...
古人的睡眠养生智慧
日期:
2021年03月23日
点击:
1116
古人非常重视睡眠,认为睡好觉胜过吃补药,有熟寝通霄即大丹的说法。睡眠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如果晚上睡不好,第二天不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还会异常烦躁。怎么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睡眠呢?古人对此早有研究,我们来学一学古人的睡眠技巧。 睡眠黄金时间 古人的子午觉是我们现在经常被强调的睡眠养生法之一。子时指夜里23时~凌晨1时,属一日时辰中的阴中之阴,同时阳气初生,阴阳俱虚,所以此时段必须休息。...
中医养生治未病重在“四调”
日期:
2021年03月11日
点击:
1025
《黄帝内经》云: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注重养生是到达健康彼岸的舟楫和桥梁。养生治未病重在四调:调精神;调呼吸;调起居;调饮食。 调精神 ①虚静益神。调神摄生,静养为首:这是调摄精神,益寿延年的重要方法。经常保持思想清静,心态平和,不为名利和物质所累。《黄帝内经》记载: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静养作用。精神内守,有助于肾精封藏,精气充盛,可以内养五脏...
有阴虚症状 试试这三组金三角
日期:
2021年02月26日
点击:
1107
阴虚在男女老少中十分常见,口干嗜饮、口苦口臭、手足发热、烧心、盗汗等是其典型症状。除了天生体质原因,大多与身心压力大、饮食油腻、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何滋阴,日常用好三组金三角能起到不错的保健效果,不妨一试。 第一组:石斛、生地黄、麦冬 中医认为,石斛微寒清凉,入胃经,能养胃阴、生津液;入肾经,能滋肾阴、清虚热,为治胃阴不足之要药。生地黄苦寒清泄,味甘质润,入心、肝、肾...
膏方进补,莫入误区
日期:
2021年01月27日
点击:
1022
冬令进补,开春打虎。冬季里,不少人选择通过进补来抵御寒冬。相较于普通中药的难熬制、难入口,膏方的便捷性和口感更受人青睐。但是如何选择、购买膏方却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有人认为去医院开方熬方太麻烦,选择根据自身的症状网购膏方;有人不管自己是否需要,一入冬就吃膏方进补。 江西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医师万丽玲介绍,膏方本身具有明显的滋补特点,但辨证论治、量体裁衣仍是其不可或缺的中医内涵...
小寒节气养生牢记三个原则
日期:
2021年01月05日
点击:
1141
今日是小寒节气,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要来了,你准备好了吗?相信今日起床都明显感觉到湿寒的气息。那你准备好养生了吗?小寒节气是第23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那下面就讲讲关于小寒节气的养生原则吧,想要保暖抗寒养胃护肝的朋友都来瞧瞧吧。 为什么说小寒是最冷的 很多人都在疑问小寒为什么是最冷的,而大寒却不是呢?其实字面上看大寒确实应该比小寒冷,但从气象来看,一年最冷的日子应该是小寒。因为小寒节气...
冬至养生因人而异注意误区
日期:
2020年12月21日
点击:
1211
冬至到了,这段时间我们该如何养生?专家提醒,很多健康畅销书里不少观点新颖、通俗、实用,但部分观点还应因人而异,切忌盲目照搬。 错误观点1 天冷了,要像以前一样坚持多运动。 冬季要注意冬藏,不可再像春夏锻炼一样大汗淋漓了,要收敛些。 冬天人的免疫力和体质会下降,从而进入一个相对低谷阶段,经常锻炼确实能提高抵抗力,但在冬天还像春夏一样大运动量,并非明智选择。有些老人起个大早在瑟瑟...
大雪节气如何防病养生?护头暖脚是关键
日期:
2020年12月04日
点击:
729
大雪到来,风寒更盛,我们首先应该注意防范风寒邪的侵害。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头、脚这两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我们该如何保健这两个首尾呼应的部位,以防大雪节气的疾病入侵? 头、脚皮下储存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寒冷刺激由此入内,将会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生病。因此大雪节气保健必须避寒就温,敛阳护阴,做到头暖、足暖。 大雪节气头部如何保暖? 现代医学认为:头部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所在地,每天都...
立冬:注重“养藏” 顺时进补
日期:
2020年11月07日
点击:
784
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自然界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冬季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饮食保健也很重要。在民间,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谚语: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立冬养生保健的重要性。 防寒保暖至关重要 立冬节气,人们很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同时也是颈腰椎疾病、慢性胃炎等疾病复发的高峰...
霜降之后咋养生?保暖养胃是关键
日期:
2020年10月23日
点击:
844
饮食:以清补为主 中医认为此季节属于五行中的金,对应肺脏。因此,此时饮食养生适合的是平补,以保暖润燥健脾养胃为主。适宜的食物有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等。这些食物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补肺的功效。此时应少吃寒凉的食物,还要注意胃的保暖,以免引发疾病。 建议多吃些南瓜。南瓜富含胡萝卜素,它在人体中会转化成维生素A,而维生素A有保护呼吸道和上呼吸道黏膜的作用。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养生
日期:
2020年10月09日
点击:
736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祖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时节必...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秋分养生
日期:
2020年09月21日
点击:
888
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80度,阳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
中医八招保证身体阴阳平衡
日期:
2020年09月16日
点击:
713
中医有句名言:正气在内,邪不可干。只有我们身体里阴阳平衡了,正气才能好好的存在人体内。那么如何保证身体阴阳平衡呢?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注意。 顺应天时 日常生活中要随着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调整起居生活。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原则,调理生活起居时间,规律饮食,按时睡眠。结合一天24小时脏腑循行规律养生,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提高自身免疫力。 调节情绪 精神状态是人体内在环境因素,内环境的...
夏秋之际当心荨麻疹上身
日期:
2020年08月10日
点击:
763
全身上下出现大片大片的风团,还瘙痒无比,晚上也无法安心入睡……眼下处暑已到,但盛夏的暑气还未消退,不少人因为皮肤瘙痒过敏到医院就诊,结果被诊断为荨麻疹。专家表示,夏秋之际正是皮肤疾病的高发时节,体质敏感的人群尤其要提防荨麻疹上身。 天气变化也会诱发荨麻疹 一着凉或者吃点辛辣刺激的,就会马上起疹,太痛苦了!张师傅患荨麻疹已有四五年,反复发作总不见好,最近老毛病又犯了...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秋养生
日期:
2020年08月06日
点击:
790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
血瘀体质有哪些特征?饮食起居该如何调理?
日期:
2020年07月10日
点击:
806
血瘀体质之人体内血液运行不畅,瘀血阻滞气的运行,气血不畅导致心情不愉快、性情浮躁不能静心做事;瘀血阻滞脑窍,脑窍失养容易引起健忘,此外血瘀体质人群还易患失眠、健忘、痴呆、疼痛、冠心病、脂肪肝、脑血栓形成、脑梗塞、颈动脉斑块、男子精索静脉曲张等病症。 血瘀体质特征 头身:面色、皮肤、口唇紫黯;舌质暗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色素沉着如大小不等的黄褐斑、长期的黑眼圈等,皮肤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乌...
过度运动是养生大忌
日期:
2020年06月10日
点击:
727
《吕氏春秋·尽数》中有这样一句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是说,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人的身体也是如此,常常运动就会让身体更灵活,机体功能废退减缓,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得,所以现在坚持运动健身的人很多。但是,有些人不知道,运动并不是越多越好、越强越好。 近些年,国内外对过度运动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长时间过...
不良情绪对健康影响巨大
日期:
2020年05月13日
点击:
775
近日,一篇关于生气一小时=熬夜6小时的微博在网络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足见不良情绪对健康的深远影响。工作生活不顺意,总爱抱怨生气,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听听中医怎么说。 经常生气 百病丛生 现实生活中,但遇到不愉快、不顺心时,明知气大伤身,还是会大发雷霆。其实,每一次生气,对身体来说都是一次地震,生气的瞬间对身体产生巨大影响,是不可逆的损伤。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生气1小时造成的体力与精神消耗...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
日期:
2020年04月10日
点击:
834
现在正值芒种节气,该节气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古人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指阴历五月,大麦、小麦等农作物已经成熟,可以进行采收。此时节,自然界进入了典型的夏季,人体也需要顺应气候变化进行养生。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是在当令节气通过导引吐纳、存思等方法,进行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传统导引养生法。相传为唐末宋初时期,我国著名的道教养生家陈希夷所创,流...
中医急救十二“要穴”,正确按压可救急
日期:
2020年03月13日
点击:
808
1、掐压内关穴治疗恶心、腹痛 对恶心、欲吐或出现腹部疼痛,可用右手重重掐压左手腕处的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持续时间约5~10分钟,能缓解症状。若遇到晕车之类不适,用此方法也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2、掐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 心绞痛发作,病情非常危急,时间尤显重要。在送往医院救治的同时,应立即让病人侧卧,低头垂臂按压病人至阳穴(后背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常可使病人症状缓解。 3、掐...
福州市长乐区中医院董奉草堂中医药
闽ICP备20200175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