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奉草堂欢迎您!
中医药文化
董奉故事——前言
时间:2021年02月26日 点击: 1430 次

       在波浪壮阔的中华医学史上,典籍浩繁,名医辈出。其中,史称“建安三神区”的董奉、华佗、张仲景,宛如耀眼星体闪烁在中华医学的浩瀚天宇中。华佗,字元化,精通内、外、妇儿诸科,为“外科鼻祖”,因《三国演义》中为关云长“刮骨疗毒”而妇孺皆知;张仲景,名机,后世尊为“医圣”,他医术高超,且毕生致力于医学研究,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历代奉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之作。

       董奉,字君异,号拔乾,候官董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董厝)人,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精研民间医术,广集医家诸派之长,更善于用杏树的根、茎、叶、花、果、仁等配制各种药丸、汤剂,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先后在家乡福山和江西庐山等地,修道炼丹,行医施药。他医德高尚,为人治病分文不取,轻患者治愈后在其住处植杏一株,重症者植杏五株,久而成俗,如此数年,杏树郁然成林。其后,他收杏易谷,服济贫民百姓,故尊其为“杏林始祖”,祀为医仙。

       他不仅在长期云游四方的医学实践中,解除众多患者的病痛,开启了对中医界贡献卓著的“南康医学”和“道教医学”的先河,而且还以毕生的高风亮节,播撒博爱情怀,树立起“杏林始祖”的医德典范,培植出中医史和中华文明史上独特的“杏林文化”。

      追寻着历史的脉络,我们清晰地仰望到一代神医的仙风道骨和心系百姓的大爱胸怀。

 

福州市长乐区中医院董奉草堂中医药
闽ICP备2020017522号-1